2233

       栽培技術參考

       盆栽百合栽培技術要點
       一、種球大小和花盆的選擇
       亞洲百合:建議選用盆徑為19CM的雙色盆,10/12或12/14的種球,每盆種植5個,14/16或16/18的種球,每盆種植3個,且將球莖頭部朝向花盆邊緣放置。
       東方百合:建議選用盆徑為19CM或21CM的雙色盆,分別種植14/16的種球3個,16/18的種球5個,且將球莖頭部朝向花盆邊緣放置。

       二、基質準備
       選用排水透氣良好的草炭土(建議使用進口的草炭土),栽培過程中宜間干間濕;|的pH值,對于亞洲百合在6-7之間為宜,東方百合在5.5-6.5之間為宜。

       三、定植
       種球和盆底之間鋪設1厘米厚的基質即可,種球上部覆蓋基質的厚度在10厘米以上為宜。種植后,給花盆澆透水。

       四、生根期的管理
       盆栽百合種植后,生根期的溫度應控制在10-12℃為宜。生根需要的時間約2-3周。

       五、生長期的管理
       生長期的溫度應控制在15-25℃之間,低于15℃,可能導致落蕾或葉片發黃。
       空氣濕度以60-80%為宜。相對濕度應避免太大的波動,而且變化應緩慢的進行。
       室內光照強度控制在15000~47500LUX為宜。(夏天烈日下為100000 LUX)
       盆栽百合在定植2-3周后可以開始施肥,建議澆施氮磷鉀比例為15:20:25的速效復合肥。

       盆栽郁金香栽培技術要點
       一、種球大小和花盆的選擇
       盆栽郁金香種球的通常規格為12/+CM,建議選用直徑為9CM或12CM的花盆。9CM的花盆種植3個種球,12CM的花盆種植5個種球。

       二、基質準備
       應選用透氣、排水性好的土壤。土壤pH值應保持在6-7之間。

       三、定植
       球莖的2/3埋入土中;球莖平的一側應朝向盆壁,這樣,第一張葉片會在最外層,從而使植株看起來更飽滿。
       裝盆后,為了防止球莖在生根時將種球頂起,可在種球的表層再覆蓋一層砂子增加反作用力。

       四、生根期的管理
       定植后的前兩周是生根階段,土壤溫度宜保持在9-12℃。定植后澆水一次,使種球同土壤充分接觸,以利于生根。

       五、生長期的管理
       種球完成生根后,生長期的溫度宜控制在16-18℃之間。
       郁金香在生長過程中,澆水要適當,以保證土壤濕潤為標準。相對濕度最好低于75%。
       生長期光照強度不超過55000LUX(夏天烈日下為100000 LUX),超過則需要避光。
       郁金香在生長過程中不需要施肥。

       朱頂紅栽培技術要點
       一、種球大小和花盆的選擇
       進口的朱頂紅種球周徑通常在28/30CM以上,種球越大,盆栽效果越好。建議選用34/36CM或36/38CM的規格定植在直徑為19 CM或21 CM的花盆中,每盆種植一個球莖。

       二、.基質準備
       盆栽朱頂紅要求基質疏松、透水、透氣性好,pH值在5.5-6.5之間。

       三、.定植深度
       球莖的1/3露出土面。

       四、溫濕度管理
       朱頂紅生長期要求溫暖、濕潤的環境,空氣溫度在21-27℃之間。球莖周圍的土壤溫度在20-22℃為宜。相對濕度宜保持在60-80%之間。

       五、光照強度
       最初2-3個星期可不需要光線,之后光強度不超過30000LUX(夏天烈日下為100000 LUX),超過則需要避光。

       六、水肥管理
       朱頂紅澆水要適當,栽培過程中宜間干間濕。剛種植時澆透水,以后少澆水,在發芽之前基本不用澆水,隨著葉片和花箭的長出,可適當增加澆水量。朱頂紅在生長過程中無需施肥。

       花蔥栽培技術要點
       花蔥,蔥屬,別名碩蔥,又名吉安花,多年生球根花卉,管理簡便,病蟲害少,是花境、巖石園或草坪旁裝飾和美化的良好選擇。另外,“蔥”和“聰”同音,象征聰穎聰慧,意喻美好,適宜送給青少年小朋友做禮物。

       一、種球的處理
       選用健康優質的球體,剪掉已經腐朽,干枯的根須。如有霉菌,可用多菌靈浸泡消毒,置于陰涼通風處晾干待種。

       二、土壤和花盆的選擇
       如盆栽種植,建議選用口徑15-18CM的花盆,配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可在盆底放置一些瓦礫,利于排水。如露地栽培,應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作栽培地。

       三、溫度和光照
       花蔥性喜冷涼、陽光充足的環境,忌炎熱,較耐寒。生長適溫為15-25℃,夜間溫度為10℃。以北京地區為例,種球栽培時間宜選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冬季不必覆蓋防寒。

       四、種植密度和深度
       盆栽種植時,將花芽朝上,種球上面覆土2-5CM。露地栽培時,株行距20CM×30CM,種植的深度為鮮球根高度的2-3倍,栽后稍壓平穴面,然后澆水。

       五、水肥管理和養護
       盆栽種植時,定植后一次性澆透水,之后澆水遵循見干見濕,切勿澆水過多,否則球體容易腐爛。種植完成后,先放置陰涼避光處,利于生根。待葉片展開后移至陽光充足處進行正常管理。
       露地栽培時,種下后及時澆水。翌年春季3月份葉片出土時,及時松土澆水,配合液態追肥每10-15天澆一次水。注意中耕、松土、除草?諝飧稍锏牡胤竭m量增加少量人工噴霧或遮蔭,可以緩和初夏時葉片干枯。      

       六、病蟲害防治
       花蔥病蟲害相對較少,常見病害有鱗莖的腐爛病,可用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防治。

       洋水仙栽培技術要點
       一、洋水仙系石蒜科球根花卉,它不同于常見的中國水仙,原產于歐洲地中海沿岸一帶,常一莖單花。洋水仙色彩鮮艷,習性強健,栽培管理粗放。

       二、洋水仙是主要的春花類球根花卉之一,自然花期在3月前后,花色亮麗,花葉共賞,常用作花壇、花境的景觀布置和庭院種植,也多用于盆栽種植觀賞。

       三、洋水仙是溫帶性球根花卉,喜好冷涼氣候,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為10-15℃。若是未經冷藏處理的球根,需放到8-10℃的冰箱內冷藏40-50天,以打破其休眠期,再栽培可有效促進開花。經過冷藏處理的洋水仙球根,在春節前50天進行種植。

       鳶尾栽培技術要點
       一、土壤要求
       鳶尾既可以在保護地種植,也可以露地種植。任何類型的土壤,只要排水性好,保濕性強并且不板結,都可以種植鳶尾。良好的土壤結構對鳶尾的生長很重要,其中以通氣透水性好的沙壤土為最好。

       二、種植深度和密度
       種植鳶尾種球時必須十分小心,特別是根系已經開始生長時,要注意盡量避免損傷根系。采用指壓法:要小心的將球莖的3/4部分按入土中,然后用土覆蓋至球尖處。苗床種植:種植深度以種球頂部距土表7-10cm為宜。

       三、溫度與濕度
       種植后的土壤的溫度要求很重要,最低溫度為5-8℃,最高溫度20℃,最適溫度為15℃。如果前4周溫室溫度保持在18℃,可以縮短鳶尾生長期。如果溫度再高,會造成減產,而13℃或更低的溫度會延長生長期,同時產量增加,但花朵易枯萎。

       四、澆水
       種植前須澆一次水,以保證定植期間土壤濕潤,利于快速生根。定植后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同種球充分接觸。以后的土壤濕度以保持濕潤為標準,即手握成團,不會滴水。澆水最好在早晨進行?諝獾南鄬穸缺3衷75-80%為好。

       五、施肥
       鳶尾是鹽敏性植物,因此種植前施基肥不可取,因為這會增加土壤的含鹽量,妨礙鳶尾發根。為提高切花品質,生長期每7d噴1次0.5%的尿素或硫酸亞鐵,現蕾前噴1次0.2%的磷酸二氫鉀。

       六、常見病蟲害防治
       荷蘭鳶尾的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細菌性軟腐病、青霉腐爛病、芽裂病及根線蟲病、根結線蟲病。選用脫毒種球是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青霉腐爛病主要是種球碰傷及儲藏時攜帶病菌造成的,栽植時進行嚴格種球消毒處理即可預防。

       盆栽風信子栽培技術要點
       一、種球大小和花盆的選擇
       盆栽種球的通常規格為:17/18CM、18/19 CM、19/+ CM,每個盆中種植一個或多個風信子種球,以下為不同規格的種球所建議的花盆尺寸:
       盆徑大小
       球莖大小 (直徑)(周徑) 9CM 10CM 12CM 16CM
       19+CM 1個 1個 -- 3個
       18/19CM 1個 1個 3個 3個
       17/18CM 1個 1個 3個 5個
       16/17CM 1個 1個 3個 7個
       二、基質準備
       可使用泥炭和大粒珍珠巖或粗沙按1:1比例混合配置。風信子對土壤pH值的要求為6.0-7.0。

       三、定植
       為防止種植時鱗莖引起皮膚發癢,可在種植前將種球表面噴濕,但不可浸在水中。種植時將球莖1/3埋入土中。裝盆后,為了防止球莖在生根時將種球頂起,可在鱗莖頂部再蓋一層粗砂增加反作用力。

       四、生根期的管理
       風信子栽入盆后,將其移入9℃條件下進行生根,生根期一般需要8-10周。種植基質要保持濕潤,室內空氣濕度最好保持在95%左右。若空氣濕度偏低,可在地面灑水增加濕度。

       五、生長期的管理
       風信子完成生根后,生長期溫度應控制在17-25℃之間,生長時間為三周左右。室內空氣濕度最好不低于80%,土壤應保持濕潤,澆水時避免直接澆在植株上。
       生長期光照強度不超過30000LUX(夏天烈日下為100000 LUX),超過則需要避光。
       風信子在生長過程中不需要施肥。

       唐菖蒲(劍蘭)種植指導
       一、土壤的要求
       唐菖蒲應種植在通氣透水性良好的砂壤土中,若種植地的土壤比較粘重,可在種植前摻入有機肥、秸桿或沙子進行改良后再種植。

       二、種植前的準備
       種球到達后需立即打開包裝,以避免菌類的滋生和種球生根、長芽。打開包裝應盡快播種,如果不能及時種完,可以在通風良好的干燥處進行短期貯存,1 - 5月為17-20℃,6 - 1 2月為5-9℃。
      
       三、種植的深度和密度
       種植方式:漫灌方式用平畦,噴灌方式用平畦或高畦。
       種植密度:種植密度對植株的堅實度和花的品質有決定性影響。
       種球規格(cm):4/6 6/8 10/12 12/14 14/+。
      
       四、種植深度
       種植深度要依土壤形態和種植時間而定,一般來說,種在粘重土壤中要比疏松土壤中的深度淺一些,春季的深度比秋季的要淺一些,一般深度為5-10厘米。

       五、溫度
       唐菖蒲種植后兩周內應保持夜溫12~C,白天22℃,出芽后夜溫可升至13-14℃,白天23-25℃。在第3片葉子剛看見到第6、7片葉子出現的這段時間是唐昌蒲的花芽分化期,此期間若溫度偏低會引起盲花,使開花率降低:溫度偏高,會發生消蕾。

       六、濕度
       種植前土壤需先澆一次水,以保證種植時土壤的濕潤,種植后兩周內不需澆水。在唐菖蒲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土壤始終要保持濕潤,若土壤干燥,可選在晴天的上午澆水,有時還需覆蓋物來保持土壤濕度。3-7片葉時水分供應要充足。

       七、光照
       唐菖蒲屬長日照花卉,尤其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強的光照,特別是葉子萌發后,植株則通過光合作用制造養分來維持生長。3-7片葉時 (花芽分化期)光照不足,會導致葉同化作用產生的養分不足,使開花受到影響,所以盡可能增加光照。

       八、通風
       通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溫室的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波動幅度不能太劇烈。

       郁金香自然球露地栽培技術要點
       一、土壤準備
       應選擇避風向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來進行種植。郁金香忌粘重土壤。種植前深翻土35―40cm,同時進行土壤消毒(用40%的福爾馬林,方法同百合)并每畝施入2000―3000公斤腐熟的有機肥改良土壤。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間。

       二、定植
       我國北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份定植。東北和西北溫度下降的時間早些,應適當提前定植,華北地區可稍晚,北京地區定植的時間一般在10月的中下旬。定植過早,氣候溫暖,長出葉叢,越冬需要加覆蓋物才可避免受凍;定植過晚,生根不好,會影響來年的生長。種植深度約為3―5cm,即球頂部以上有3―5cm的表土,頂芽朝上擺正。在我國,郁金香自然球的栽培大多用于花卉展覽或園林、庭院景觀布置。種植密度一般為36球/平方米,早花品種可適當加密。切花生產可加密至每平方米100球以上。

       三、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前應澆一次水,確保定植期間土壤濕潤。定植后,立即再澆一次水,既可降低土壤溫度,又可增加土壤濕度,促進郁金香鱗莖基盤生根,生根后鱗莖基部有著強大的根系,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來維持地上部葉莖的正常生長。入冬前一定要澆一次防凍水,來年春天幼葉出土后,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在冬天,一般不需澆水,其余時間以土壤保持濕潤為標準。葉片快速生長期和顯蕾初期各施一次稀薄液肥,可使花大色艷。

      四、施肥、防病蟲害
      于次年2月氣溫回升頂芽露出地面后,用百菌清或托布津800倍噴施一次以防病害發生,同時用復合肥追肥一次,葉子展開后至開花以前,再用百菌清或托布津800倍噴施一次,視植株生長情況可再施一次顆粒復合肥。

1111222233333344454545

4767676

色综合se